第631章 恒星(2 / 2)

烽火小军医 小斯坦 1394 字 1个月前

“如果我们随机选取一大批距离大致相同、且足够近使得能测量其横过视线的自行的恒星。

那么可以设想,平均说来,星群中一颗星朝某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应该与朝另一方向运动的机会一样多。

由于银河系既不坍缩也不飞散,所有无规运动就必然或多或少互相抵消。”

五号说道。

“这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号问道。

“没结论,但我可以分析。”

五号说道。

“你说。”

楚云说道。

“如果将用多普勒效应测得的随机样本中所有恒星沿视线的速度相加并取平均值,则可以预期这群星横过视线的平均速度应该与此基本相等。

在这个假定下,将推测的平均速度和实测的自行进行比较,就能够给整个星群定出一个平均距离。

这个方法叫做统计视差法。”

五号淡定地说道。

“怎么用?”

楚云问道。

“只要你处理的星群有足够多的恒星,统计视差法就能给出合理的距离。

至关重要的是用这个方法有可能测量包含几个造父变星的星群的距离。

由于造父变星的变化与它们的绝对星等有关,知道了几颗造父变星的距离,其他所有造父变星的距离就能够通过测量它们的变化周期而估计出来。”

五号解释道。

“我记得,我们整个银河系的大小是根据造父变星的观测确定的。”

吴刚说道。

“你们要知道,银河系是一个扁平状的盘,中央厚约4000秒差距,直径30000秒差距,太阳在离中心约9000秒差距的银河系边远地区。

整个盘镶嵌在球状星团构成的直径约15万秒差距的巨大而人烟稀少的球形晕中。

其他星系的距离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测定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利用造父变星。

这使得红移与膨胀宇宙中距离的关系得以定标,因而红移现在已能独立用来测量像类星体这种最遥远天体的距离了。”

五号说道。

“还有吗?”

楚云问道。

“你们要知道,我们周围一小撮邻近恒星之外整个距离测量体系的基石,却是用统计视差法直接测定的少数几颗造父变星的距离。”

五号说道。

“可以举例说明吗?”

楚云问道。

“现在我们用一个常见的东西阿司匹林作比喻,看看所有这一切距离的大小比例。

如果我们太阳大小如一片阿司匹林,那么最近的恒星就是140公里外的另一片阿司匹林。

对恒星之间的距离来说,这是颇具代表性的从一颗恒星到其近邻的距离是恒星本身直径的数千万倍。”

五号说道。

“然后呢?”

楚云问道。

“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含恒星数千亿颗,它们分布在相应的巨大体积中,它们全体由引力维系在绕星系中心的轨道上。”

五号说道。

“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