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2)

唐玄宗 赵扬 3721 字 2个月前

此前实行府兵制之时,朝廷十之七八之兵集于京畿周围,他们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每年有部分将士或宿卫京师,或轮换戍边,还是有接触战事机会的。自从张说废除府兵制开始改为募兵制,兵士从此与田亩脱离了干系,募兵可以不限地界,京畿之兵就大为减少。

张说为相时,只有京师的宿卫之兵和部分边关实行了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李林甫为相后,彻底地完成了边关戍兵由府兵轮番担任向募兵充任的转变,他于天宝八载五月初十,向李隆基奏停折冲府下鱼书。此举昭示以折冲府为标志的府兵制已寿终正寝,折冲府此后再无军事的功用,其府兵官吏名称虽存,不过照顾一些人的俸禄而已。

从今以后,边关将士及宿卫之兵由朝廷支付钱费,可以在各地募兵,毋须从内地尤其是京畿之地遣人戍边。

京畿之人见朝廷募兵,他们承平多年,又不缺粮少衣,由此报名应征者甚少。

杨国忠等了十余日,这日陈希烈入其宅中,杨国忠问询募兵如何。

陈希烈摇摇头道:“难呀,至今各郡报来的募兵数量,不过数千人。”

杨国忠又问为何如此难募?

陈希烈答道:“顷年以来国泰民富,百姓安于现状,不肯应征行险。且募兵为应征者自愿,各郡县官吏虽张榜于各处,人们瞧不上应募所得,应征者便寥寥无几。”

杨国忠闻言大怒,心想鲜于仲通在蜀中等得望眼欲穿,这里却募不来人,就大声喝道:“都是一帮笨蛋,竟然连区区三万人都募不上来,还做什么狗官?”他如此说话,自是将陈希烈也连带骂在其中,他又继续吼道,“谁让你们如此募兵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们既然不愿,早该由官家摊派就是。”

“摊派?”陈希烈不识杨国忠话中含义,遂迷茫地问道。

“就是摊派。陈左相,你今日速去办此事。将三万人分至各郡县之中,不管什么法儿,三日之内,这些人须集于咸阳桥之侧向蜀中开拔。”

陈希烈见杨国忠语声严厉,不敢再说话,遂躬身欲辞。

杨国忠恨恨不已,叫住陈希烈又道:“哼,他们有粮有衣,不愿应征吗?好吧,我听说此前往征兵士,须自己置办兵器等物。你知会各郡县,那些选中的丁壮出征之时,须采办好自己用的衣装、兵器等物。”

府兵制之时,那些亦农亦兵的兵士确实需要自己置办衣装、兵器等物,然实行募兵制之后,这些物品皆由朝廷统一置办。杨国忠不愧为理财能手,他灵机一动,又替朝廷省下一注资财。

陈希烈不敢有异议,遂知会各郡县,按杨右相所言办理,且规定了集合的期限和地点。各郡县长官看到如此严厉的钧令,知道事态紧急,遂派出如狼似虎的衙役入乡强索。

按照规定的日期,三万兵士集于咸阳桥侧。他们出征之时,前来送行的家人何止十万?这里人山人海,尘土飞扬,兼而哭声连天。

杜甫此时仍然未得进身之阶,依旧在京中蹉跎度日,这日也来到咸阳桥观此盛景。此次征兵早成为一场大灾难,那些被募中的丁男有与家人生离死别之感,加之官吏衙役强索硬摊,早弄得天怒人怨。杜甫目送出征的队伍渐渐远去,归舍后以《兵车行》为题写作一诗,以古讽今,描写了这场苦难,诗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第二十二回 国忠嫉恨安禄山 禄山再入华清宫

三万新兵浩浩荡荡地入了蜀中,鲜于仲通再起新募之兵和剑南军残部,合计八万人,杀奔姚城。

阁罗凤虽一时不忿与大唐开战,但终究明白以己身之力难以与大唐抗衡,闻听鲜于仲通领兵又至,就派出使者向鲜于仲通说道:前次开战,阁罗凤情愿谢罪,愿赔偿金帛,并释放俘虏,南诏今后仍为大唐属国。

鲜于仲通听到使者的后半截话顿时怒不可遏,原来阁罗凤又传话道:若鲜于大使不肯和解,那么南诏就会西投吐蕃,则云南之境从此不附大唐!鲜于仲通明白此为威胁之语,就下令囚禁使者,随后大军开始攻城。

阁罗凤这一次却未硬碰硬与唐军对攻,他以逸待劳并不出战,多派熟悉地理的小股人马分头骚扰唐军,旬日下来,将毫无战事经验的唐军扰得人困马乏。某日黄昏时分,南诏兵开城门而出,四周更有许多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南诏人分头杀入唐营。鲜于仲通这一次更惨,他逃回后方收拢残兵,可怜出发时为八万人,如今仅剩下不足二万。

阁罗凤此前传话并非虚言恫吓,他战后果然派使者前往吐蕃逻些城申明归附之意。吐蕃赞普看到南诏主动前来,实为对付大唐的强援,遂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号为东帝。吐蕃人常呼弟弟为“钟”,阁罗凤得此封号,可见其位仅在吐蕃赞普之下。

若论阁罗凤内心,雅不愿叛大唐归吐蕃,他后来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上写三千八百余字,主要颂扬阁罗凤的文治武功,并叙述历次战争的缘由和经过,表明了叛唐的不得已及希望与唐和好的愿望。此碑立成之际,阁罗凤带领属下前来观瞻,其时正是夕阳西下时分,一抹余晖照于大碑之上,阁罗凤凝望碑文良久,然后不无伤感地对众人说道:“我今叛唐,实属不得已之举。将来终有复归大唐的时候,我若辞世,你们须使唐使者看到此碑文,让他明白我的本心,并转呈唐皇。”

这块碑此后历经千余年不倒,至今犹存,后人称之为“德化碑”。

杨国忠很快得知了云南丧师的讯息,不久又得知南诏成为吐蕃的属国,他难以察知阁罗凤的真实心迹,许是赌徒的心性作祟,不仅不加反思,反而一意孤行。

他先骂阁罗凤:“格老子,竟然与我较上劲了。奶奶的,我若不将你挫骨扬灰,誓不为人!你想讨饶?门儿都没有!”然后再骂鲜于仲通,“两次兴兵,竟然拾掇不下这个小南蛮!哼,八万人转眼就没了,他们就是一群猪,也能将阁罗凤挤入泸水中淹死!”

杨国忠在堂中暴怒詈骂良久,终有静下心的时候。他唤来陈希烈,嘱咐道:“速让兵部募兵六万,除了京畿以外,也可延至都畿道、河南道等郡县。募齐之后,速将他们开赴蜀中,归鲜于仲通调遣。”

陈希烈此时尚不知再次兵败,问道:“数月前刚刚在京畿中募兵三万,莫非还不够用吗?”

杨国忠也不想向他解释,不耐烦道:“你速去办事,不用问个不停。对了,另以兵部关防移文,从安禄山那里借兵二万,从哥舒翰那里借兵一万,拨归鲜于仲通指挥。”鲜于仲通将此次战败归因于新兵太多,其回到成都后专文向杨国忠请求,恳求调取一些有实战经验的将士。

陈希烈闻言道:“杨左相,朝廷有制,若边关之兵调动,需有圣上旨意。”

杨国忠不耐烦道:“你速去拟文,我这就入宫向圣上请旨。军情紧急,哪儿容得慢慢吞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