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试探(1 / 2)

终极科技帝国 xuangfeng 2774 字 1个月前

第一百三十七章 试探

这个时代列强国家无论是何种政治体制,他们国家的任何一个合格的外交家都知道条约的缔结程序一般包括谈判、签字、批准和交换批准书这四项。

实际上在中英鸦片战争之前葡萄牙人对于夺取澳门的图谋一直未能得逞,葡萄牙人对于获取澳门最大的进程就是到了英国割踞香港之后,葡萄牙才有样学样的派出武装力量强行从软弱的清朝手中占去了澳门。

只不过,仿佛自己也感到这种手段不符合国际条约的准则,所以其后为了获得占领澳门的合法化葡萄牙实行混水摸鱼,威逼利诱胁迫清廷签订了一纸《和好通商条约》作为占有澳门的凭据。

不要说当年的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后需要清政府支付大量的赔款给西方列强,而同时清朝洋务派为推行新政和建设海军也需要大量资金,这些眼睛只能看到鞋尖上利益的短视之徒便不顾后果通过对进口鸦片实行税金厘金并徵来增加清朝的朝廷收入。

只是让这些饮鸩止渴的家伙们想不到的是,他们这种实行税厘并徵的办法必须得到外国商人的配合,并且还要在东南沿海严禁鸦片走私,而香港在被英国割让去后成为当时转运鸦片最集中的港口,而再其次便是澳门。

对于这种可以说是送上门来的好处,早已看清楚清朝这些人为了钱已经可以说是铤而走险的家伙们真面目,所以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港英当局借口澳门也有鸦片贸易,同时提出要澳门同香港同样实行税厘并徵,否则就不接受这一办法。

而当时澳门的关税属于清朝主权范围内的事,现在港英当局硬拉上澳葡参与其事目的是协助葡萄牙同清朝直接交涉,以这种近似于片面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治权。

一向以文明人自居的葡萄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良机,可以说是反应极其迅速的同清朝政府开展谈判关于双边合作的问题。

像这种没有被武大郎满足的潘金莲碰上西门庆的结果一样,在一八八六年六月至九月的时候清政府派遣海道官员邵友濂和任职清朝海关总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到香港同港英当局谈判税厘并徵及鸦片缉私问题。

虽然明面上说是谈判,可是英国人赫德实际上就可以操纵着整个谈判,甚至在未徵得清朝政府同意之前,他就已派出他的亲信英国人金登干前往里斯本与葡国外长巴罗果美就清朝和葡萄牙之间关于澳门方面事宜进行谈判。

当潘金莲和西门庆打的火热之后,那么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清朝在里斯本和葡萄牙举行拟议条约的谈判在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之后,清葡双方于一八八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签订了中葡里斯本草约。

由于这则草约只是一个初步协议,就像后世中各大公司签订的初步意向一样只属于双方进行谈判接触为了建立起彼此信任才起草的草约,而自然需要在下一步签订正式条约文本,于是依规定双方再在同年七月举行清葡《和好通商条约》定稿的谈判。

同一年的十二月一日清葡在北京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此葡萄牙人终于实现了长期企望的对澳门的永居管理权。

清葡之间的《和好通商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通商问题、澳门地位问题以及鸦片税厘并徵与缉私的问题,而条约中最为关键的条款是“清朝允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与葡治理他处无异”,这一条款给中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但是清朝给予葡人在澳门的管治权与割让香港给英国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条约中并未明文规定澳门割让给葡萄牙,所以可以说仍是中国的领土。

而当时的葡萄牙外交大臣也曾经声称:“我们从未指明,也不拟指明这是割让领土”。

同时在清政府这边也没有承认这是割让,第二个时清朝保留有关葡萄牙如将澳门让与他国必须徵得清朝同意的权力,所以葡萄牙不能随意处置澳门土地。就这么一点来说中国对澳门的主权尚未丧失。

第三点就是澳门仍按国内港口一样向清廷徵税,清政府并未将澳门列为外国港口。按照条约的缔结程序来说,这个条约虽然明确了永远助手管理澳门以及相关事务,并且言明了与葡萄牙治理他处没有任何区别。

可是纵观葡萄牙从强盛到衰弱的历史来看,这个时候的葡萄牙已经是日趋衰败直到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彻底沦为了欧洲的贫穷弱国,更加让葡萄牙感到郁闷的是在强占澳门后为迫使清政府就范,在葡萄牙调派了1艘巡洋舰及2艘战舰装载着2000多名官兵,杀气腾腾地开往澳门进行武力恫吓之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葡萄牙这支小型舰队的旗舰那唯一的巡洋舰发生了意外爆炸,最终舰毁人亡之下导致了武力恫吓的破产。

遭此重创自忖难以凭借武力迫使清政府订立城下之盟,只能寄希望于谈判一条路了。而清廷已获悉了对手国敝兵弱的底细,虽然勉强坐到了谈判桌上,但就是不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侵占,不放弃对澳门的主权。

无奈之下葡萄牙准备放弃澳门了的消息传出之后,作为列强的法,美,俄,德等强国无不垂涎三尺,他们都想从葡萄牙手中购买到澳门。

而作为一直暗地里支持葡萄牙的英国更是担心澳门一旦落入其他列强之手会影响其在香港的利益,于是向深受清廷宠幸的英籍官吏赫德面授机宜。过了没有多久,英国人赫德正式向清廷总理衙门提议赎回澳门。

与此同时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訢考虑,如果澳门转入其他列强手中,对清廷内地的威胁甚于葡萄牙,所以竟然同意了赫德赎回澳门的建议。

于是葡萄牙当局开列出了如下条件:葡萄牙交还澳门,撤走军队并将原建炮台兵营等军事设施移交给清廷,而清廷则必须给予100万两白银的补偿。

而清廷派往葡国的谈判代表也是由赫德选定的西班牙前驻华公使玛斯,赫德的亲信助手、英国人金登干同行充当副手。因玛斯这个鸟人不是清朝人所以经奕訢奏请同治皇帝特颁给国书一份以证明其代表清廷出使葡萄牙,而玛斯要求拨给30万两银子作为活动经费,也被奕訢同意了。

现在说起来这些数字让人感觉到打心底的寒酸,而当时清廷既要偿还不平等条约规定的赔款,又要开支大量军费镇压太平军余部及捻军起义以至于国库空虚,无奈之下只得经赫德介绍向洋商借贷才勉强凑齐了一百三十万两白银。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说了,钱既然凑齐了那么澳门应该回到祖国才是,然而就在玛斯与金登干携带相关文书自北京动身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葡萄牙于九月间发生了内乱。